「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可以說是看清朝古裝劇中,最令人耳熟的台詞之一。「詔」這個名詞是秦朝所創制。當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臣李斯等人議定相關制度,提出「令為『詔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同意此提議後,「詔」成為皇帝命令的代名詞,然後一路沿用到皇帝制度結束,共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身在臺灣算是十分幸運,這些詔書的實體除可在保留大量清代宮廷物品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還有一處地方可以近距離觀賞,那就是位於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
為什麼中研院史語所有這些藏品?延伸閱讀:
👉「爛字紙」變身「黃金言」:八千麻袋的故事(http://ppt.cc/zR31k)
👉八千麻袋事件:视如废纸的内阁大库档案如何入藏史语所(http://ppt.cc/SKr8T)
👉「皇帝的第一道與最後一道命令」特展
🔷展期:2016年10月22日起 (每週三及週六,9:30至16:30)
🔷展區: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2樓內閣大庫區
📢展覽資訊:http://museum.sinica.edu.tw/exhibition_detail.php?id=46